close

1-IMG_3147  

在台北出生長大又通車上學的我,從小就很羨慕同學寒暑假可以回鄉下阿嬤家,或者放學後、周末假日可以約同學到附近公園玩。住在公寓、幾乎不認識左鄰右舍、十足的城市陌生人,讓我對於雞犬相聞的街坊村落生活有種莫名的想望。

201233日,我第一次來到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從公館熱鬧的汀洲路轉進230巷,是一段兩旁草木叢生的上坡路,巷口彷彿有一道任意門,讓人從車水馬龍與商家密集的繁華都市突然跌進清幽寧靜的郊山鄉野,那種奇特的感覺,直到後來每一次走230巷感受都還是一樣強烈。

依偎著小觀音山而生的寶藏巖,兩年前以「國際藝術村」對外開放,趕上台灣這幾年興起的文創熱,如同幾處閒置的老舊廠區與建築──松山、華山、紅樓,以文化之名,用另一種身分和面貌重獲新生。但是,我特別喜歡這個「村」,它不像「館」、「園區」這類聽起來就是刻意營造出某種氛圍的場所,寶藏巖以它獨特的生命型態,長出自己的樣子,走進村裡就像闖進一座迷宮,彎彎曲曲的巷弄階梯不預期的串接連通,拐來彎去總有新奇的發現,從此我就為它著迷了。

依山坡而建的寶藏巖聚落,從河濱那頭遠遠的看,讓人聯想到馬祖、九份或希臘的山城味道,雖然居民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房子高低不齊、長相不一、巷弄狹窄、地址混亂,但是坎坷的生命歷程也正使得它成了一處獨一無二的聚落。清朝的時候,地處水路交通要衝的此地興建了「寶藏巖」(村口那座相傳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約西元1681年的寺廟),成為香火鼎盛的地方信仰中心;日據時代小觀音山北麓被日本人劃為水源地、南麓成了軍事基地;國民政府時期,延續了水源保護區與軍事要塞的角色,直到民國60年代,230巷入口解除軍事管制、福和橋完工,除了軍人,來自各縣市的城鄉移民開始在這裡增建、加蓋、翻修房屋,聚落一度擴張到200多戶。後來歷經規劃為公園預定地、居民爭取居住權益的抗爭,最後由台北市文化局接管,2004年正式登錄為台北市第一處「歷史聚落」,以聚落活化的型態保留下來;2010年「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敞開大門正式開村。

3-IMG_3167 2-IMG_3230 4-IMG_3221 5-IMG_3168  

 

6-IMG_3307 7-IMG_3261 8-IMG_3245 9-IMG_3367  

21-IMG_3373  20-IMG_3242  18-IMG_3216  19-IMG_3372         

現在這裡仍有原住戶,為謀一處棲身之所蟄伏在城市邊緣的居民,有的已經住到第三代,四處奔跑玩耍的小朋友為村子帶來活力;國內外藝術家透過申請審核程序可以免費入住三到六個月,擁有一間個人住宿兼創作的房間,進行駐村計畫並發表成果;這裡還有微型群聚,各類小型文創工作者可以承租一個空間當作工作室或者與民眾交流互動的平台;另外有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辦公室,因為他們正是讓這一切得以結合運作的組織者,在這之下有一群因為喜歡寶藏巖而願意每個星期前來幫忙的志工,之後,我也成了其中一員。

在村裡,大家暱稱管理菜園的大哥叫園長,他總是熱心地教我們認識蔬果,每天到菜園拔草除蟲的大姐大方分送新鮮蔬菜,愛散步的胡伯伯總是好客的招呼人到家裡坐坐;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帶來不同的故事;微型群聚的文創者以熱情分享創意;每當村子裡辦活動,大家相招來幫忙,凝聚著一種農村般的人情味與歸屬感。不定期的展覽有的直接把戶外空間當作展場,讓村裡總有新奇的變化;周末假日是各微聚空間最熱鬧的時刻,或許遇上剛烤好的手工餅乾、正在製作的植物染、手工紙;平常也可以到固定營業的微聚空間坐坐喝個午茶,看初次造訪的遊客像尋寶般四處拍照,看遠方高架道路上快速穿梭的車流彷彿另一個世界。

時間在藝術村裡有自己的運行節奏,三百多年的寺廟、凋零與新生的世代居民、尋一方土地實現理想的文創者、為異地文化吸引跋涉千里而來的藝術家、偶然造訪的遊客,或短或長的停留,用生活、創作、分享碰撞出火花,在不同的時間流裡為藝術村注入新的生命力。

雖然村裡有不少地方是斷垣殘壁,屋子還有年久失修的漏水問題,但每每走在沒有章法的分岔路上,總慶幸它沒有被打造成藍屋頂白圍牆的希臘風,也沒有變成別的樣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就好像它的名字一樣,越是細細挖掘越能發現它如寶石般閃現獨特的光采!

10-IMG_3202 11-IMG_3325 12-IMG_3235 14-IMG_3345 13-IMG_3265  

15-IMG_3369 17-IMG_3363 16-IMG_3236       

DATA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www.artistvillage.org/thav

台北市汀洲路230142

02-2364-5313

11:00-18:00,周一不開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可可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